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走进灞桥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办事指南  招商引资  政务中心
 

儿童 老人 军人
妇女 残疾人 外国人
公务员 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区政府文件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灞政发〔2017〕16号
2017-04-07 11:28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针对2016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大清查暴露出的问题,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5号令)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管理职责

(一)我区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部门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管理”的管理体制。区政府财政部门履行政府综合管理和监督职能,各单位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行使具体管理职责,负有主体责任。同时,应当在资产管理方面对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部机制,依据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加强管理。

(二)各单位要进一步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国有资产,强化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对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对出现重大国有资产流失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三)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对发现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实际占有使用的土地、房产产权不清的问题,要指定专人,落实责任,通过翻查历史档案,走访相关人员等方法,办理确权确认手续。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一)全区各单位应当进一步落实各项资产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本单位资产管理岗位职责,资产使用管理内部流程和内控制度,统一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系统动态管理优势,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财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账目。

(二)各单位购置的国有资产要及时建账,按资产分类,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台账。以采购部门的审批单、货物发票、货物验收单及时建立卡片账和资产账。

(三)各单位要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今后各单位每年要组织一次往来款项清理。对账面账龄3年以上的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对呆账坏账由单位研究拿出具体处理意见,报财政部门审批或备案。

(四)在建工程竣工后,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今后各单位要在工程竣工后,依据财政部81号令《基本建设财务规则》6个月内完成工程决算审计,凭审计报告入账。可以委托有专业能力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三、进一步加强资产使用管理

(一)资产管理在方法上采用卡片登记、条形码管理。2015年开始,我区全面推广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通过资产条形码管理,实现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全程跟踪,提高了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好使用条形码管理的方法,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

(二)各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中省市区关于资产处置制度,履行审批手续、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处置完成后,及时办理产权变动,进行账务处理。

(三)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和出租出借收入应当足额上缴国库,严禁隐瞒、截留、坐支和挪用。

(四)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各单位每年必须组织1次固定资产盘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一)各单位要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人员担任国有资产专管人员,并要定岗定责,管理人员变更时,必须在单位领导的监督下搞好交接手续。

(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全区会计人员及资产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使资产管理人员熟知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熟知国有资产的配置、购置、使用、处置、评估和产权纠纷调处的程序,履行好必要申请、报备、审批程序,对应划转资产要及时办理划转手续,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做好资产管理奠定基础。今后应每年对资产管理员进行培训,以适应国有资产制度改革和计算机软件更新的需要。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

                                     2017年4月5日

上一条:关于对纺新街南段及纺三路东段道路建设项目涉及房屋予以征收的决定 灞政发〔2017〕15号
下一条:关于对西安城东客运站中泰广场重大火灾隐患摘牌销案的批复 灞政发〔2017〕17号
{ 关闭窗口 }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纺一路169号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08157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