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走进灞桥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办事指南  招商引资  政务中心
 

儿童 老人 军人
妇女 残疾人 外国人
公务员 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1月16日在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2014-04-08 10:06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工作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宜居城区总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五项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勇于奋进,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区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研判经济形势和灞桥发展态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坚持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战略,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市场主导,全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实现了稳中有为、较快发展。

(一)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全市领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亿元,增长13.1%,增速位居全市区县前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9亿元,增长24%,较2010年翻一番,财政综合考评位居全市区县第三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0亿元,增长32%,成为全市投资增长最快的区县之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6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亿元,增长16%,增速持续位居全市区县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增长1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一是服务业发展呈现新活力。区政府组织专业力量调研我区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谋划全区服务业发展重点、布局和发展步骤,策划了一批商业引领项目和特色商业街。出台了加快我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措施,举办了西安(灞桥)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专场推介洽谈会、灞桥区商业地产二次招商专场推介会,支持商贸企业发展。堡子村商圈、新市商圈、东三环沿线等核心商业区建设速度加快,东城高端汽车主题公园建设顺利推进,新丝路欧亚国际商贸中心这一大型商业旗舰已正式开工。物流企业加速集聚,新筑大型集装箱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房地产业稳健发展,新开工面积13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2万平方米,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位居全市区县前列。全年新建商业服务设施10万平方米,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家,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0亿元。

二是工业经济突破发展。全面落实工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计划,帮助企业融资1亿元,投入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企业。泵阀总厂、路安特家居等16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回天生物制品、意尔康西北总部等项目主体封顶,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西北金属物流工业园招商中心建成启用。全年引进工业项目1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我区被评为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区。

三是现代农业建设卓有成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全年实施各类农业项目65个,发展果蔬面积7100亩,创建省级农业示范园1家、市级示范园3家,休闲观光农业收入达到1.6亿元。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制定了《灞桥区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了招商项目入区流程,提高了项目策划的标准和质量。瞄准青岛海尔等知名企业和优质项目,主动上门对接,积极参加西洽会、渝洽会、杨凌农高会等展会,全年共引进项目50个,总投资460.3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31个,实际利用内资81.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24万美元,投资总额和大项目创历史新高。

(四)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与开发区共建融合不断深化,完善了与国际港务区、灞生态区合作共建机制和议事决策制度,配合两区征地4400余亩, 加大了项目推进力度。西安华南城一期建成运营,铁路集装箱货运站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协调区内各园区,争取省市各项政策支持,在土地、规划、融资等方面实现了重大进展,成功获得“西安保障住房集合债券”4亿元发行份额,实现了我区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零的突破,全年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6.62亿元,实现政府性资金存放收益4867万元;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全年报批土地3785亩,储备土地3006亩,达到招拍挂条件2504亩,供应土地1870亩,顺利通过陕西省国土资源集约节约模范区验收,全区呈现亮点纷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洪庆新城:田洪正街北延伸段开工建设,朝阳路南段建成通车。现代纺织产业园区路网已基本形成,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施工。

灞桥科技工业园区:西安高新区灞桥生态科技产业园左岸一号项目完成施工设计,柳烟路延伸段建成通车,柳雪路延伸段完成路面铺设。

河经济开发区:确定了浐河生态配套区起步区范围,制定了半引路拓宽改造实施方案。

现代物流工业园区:西禹高速互通式立交、大西铁路专用线、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检修段、地铁三号线征地拆迁全面完成,和平村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加紧建设。

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土地流转2000亩,东月路、双塘路景观提升工程全线竣工。

二、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

坚持边建设、边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惠民实事全面完成

全年财政投入民生领域资金总计达15.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3.7%。创建放心粮油店11个,放心豆制品销售网点6个,放心馒头加工销售点2个,新增社区蔬菜直销亭15个。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处,解决了3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纺织城自来水置换工程,结束了纺织城老城区限时供水的历史,受益群众5万余人。积极开展包村扶贫,洪庆山移民搬迁全面启动,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口。东城一小等5处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全面完工,高沟村等5个村、151户群众乔迁新居。

(二)全力强化社会保障,扩大就业面

实行社会参与、全民动员、政府托底,积极帮助新征地农民、未就业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300余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万人次,担保发放小额贷款1.2亿元。“四保联审”工作不断完善,企业选择性参保得到控制,大病医保二次报销正式启动,全年新增城镇居民医保人数6600余人,6300余名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纳入职工社保,首批14.6万张社保卡发放到位。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区中心敬老院、区社会福利中心一期投入使用,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所,全年发放社会救助金、低保金2500余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新建廉租房200套、公租房419套,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231户、实物配租家庭450户,累计发放补贴1052万元,困难群体住房得到有效解决。

(三)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化发展,启动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整治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实效;全年新建、修缮校舍4.43万平方米,3所街道中心幼儿园主体完工,区第二幼儿园建成开园,55中新教学楼投入使用,铁一中滨河学校建成招生,影响力、带动力迅速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平稳推进,启动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6%,基金使用率达到98%以上,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住院楼主体完工。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村(社区)文化活动室5个、村民活动广场111个,全年送戏、送电影下乡3000余场次;成功举办了第十届白鹿原樱桃旅游节、洪庆山山地自行车赛、中韩书画展等活动,18家艺术工作室进驻纺织城国际艺术区,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灞桥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全面开展母亲健康工程,免费为5万余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国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在我区试点。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启动。第五届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四)平安灞桥建设深入推进

“五防五打五管控”工作扎实开展,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一控制两下降”目标,我区被评为陕西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大力开展“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在全市率先启动依法行政示范区创建工作,全省首家大专院校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西安海棠学院成立,法律援助知晓率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面完成了食品药监机构改革,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成功创建陕西省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示范区,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社会和谐、城市宜居的要求,强化管理,提升品位,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逐步健全。

(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全年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50公里,交通道路30公里。地铁一号线、城东交通枢纽投入使用,纺正街、洪阳南路等28条道路改扩建项目全面贯通,秦汉大道、东南三环匝道、灞瑞二路、堡子村盘道全面改造正在加紧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东南郊水厂主体建成,现代纺织产业园区110KV变电站建成启用,永丰村自来水管网迁改全面完成,纺四路、纺正街10KV高压电缆落地,全年铺设各类管网90公里。

(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

启动了长乐坡村、郭渠村拆迁,完成了南程村、南牛寺村整村拆除,新市村、香王村、枣园刘村安置楼全面竣工,李家堡村、尉家坡村整村回迁。全年安置楼开工面积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3万平方米,回迁群众1618户。三棉自建村、纺正街两侧棚户区、一印三角地带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建管并重,创新管理模式,数字化城管平台建成启用,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全年投入资金2.1亿元,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绿化景观等专项整治,绕城高速沿线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完成。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在国家综合测评中位居前列。

(四)缓堵保畅工作成效明显

编制了纺织城地区公交线路规划方案,开展了城东交通枢纽周边等片区环境秩序大整治活动,打通断头路3条,新建停车场3个,新增停车位667个,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等5个公交站场建成使用,新开通公交线路2条、延伸5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四、灞河新区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区政府把支持纺织城地区综合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终以灞河新区为工作重点,完善规划,优化功能,做强产业,推动灞河新区在全区率先发展。一年来,在编制完成洪庆组团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洪庆组团享受灞河新区各项政策,大大拓展了新区的发展空间。聘请国内外高水平设计机构,编制了纺织城特色商业街、东三环沿线、堡子村综合交通、城市出入口提升等专项规划,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红旗南部、浐河生态配套区美丽城镇建设规划也正在加紧编制,新区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在编制规划的同时,灞河新区开发建设提档增速,老纺织城道路、水电改造提升稳步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开局顺利,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建成投产,老纺织企业正在加快搬迁。经过努力争取,纺织城被国务院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为灞河新区全面改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五、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浐灞渭三河治理步伐加快,浐河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渭河灞桥段绿化景观工程正在加紧实施。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二期右岸建成开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启动了东三环及绕城高速、西禹高速两侧林带提升工程,高标准、大面积实施了白鹿原、洪庆山生态治理项目,基本实现了直面坡绿化全覆盖。全年新造林9000亩,栽植大树3900余株,新建绿化广场5处,绿化道路20条,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我区被命名为西安市生态建设模范区。积极实施治污减霾,将其作为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的头号工程,投入资金1200万元,开展了冬季保卫蓝天行动和油气回收、渣土车专项治理,拆改燃煤锅炉44台,整治加油站43家,规范建筑工地68个。大力实施水环境治理,封堵排污口3个,关闭污染企业14家。

六、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落实区委要求,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3件、政协提案183件。不断加大政务服务力度,健全完善三级服务网络,全年办结各类事项1.8万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府工作程序,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出台了《灞桥区财政管理工作流程》、《灞桥区争取中省市资金激励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快诚信政府建设,切实完善资金借、用、还体系,按期还款付息,配合国家审计署、市审计局完成了政府债务、财政收支等审计工作,政府资金管理更加规范。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清理规范了机关办公用房,制定出台了公务车辆、公务接待标准,全年“三公”经费降低19%。与此同时,工商、物价、物资、人防、兵役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了各种压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为灞桥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公安干警、驻区部队官兵、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不强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业总体上处于培育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需加快;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尽完善,城市规划、建设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需继续加强;三是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及个别项目推进较缓,旧城改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四是民生工作与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尚待提高;五是一些干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个别部门注重自身利益,执行力、落实力仍需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随着国家新一轮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全面启动,省市共建大西安部署的深入实施,灞桥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用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用狠抓落实推进工作,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勤奋务实,勇于争先,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市要求,紧紧围绕国务院确定的政府工作重点,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进一步强化服务民生和社会治理,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灞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万元GDP能耗降低3.3%。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进产业培育

按照全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在培育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切实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活力。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

坚持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强化政府引导,统筹服务业规划布局,提高项目质量。结合城中村、老城区改造,提升改造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细分层级,科学布局,提升品牌,做大总量。积极引进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并着力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结合纺织城国际艺术区建设,积极引进创意设计、动漫、新型精品酒店等业态。全面推进启龙国际、江浩国际等10个商业综合体建设,确保东城高端汽车主题公园基本建成。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依托新丝路欧亚国际商贸中心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O2O、金融债券、创业投资等新兴业态,不断丰富我区服务业内涵。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加快中源汽配城、西部新材料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促使现代物流工业园早见成效。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中铁·缤纷新城、揽胜·金广厦、新兴·圣堤雅纳等28个房地产项目建设,全年房地产开工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加强与知名旅游集团合作,积极促进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鹿原生态景区保护和开发,抓好半坡博物馆周边改造提升,不断提高我区文化软实力。

(二)大力发展新型工业

继续坚持强工业、稳增长、转方式,进一步完善工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壮大。年内完成西北金属物流工业园区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大力支持纺织产业链建设,全面完成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确保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金翼服饰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13家、过亿元企业不少于3家。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园区引领、龙头带动战略,推动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经营,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品位和效益。全年流转土地不少于1000亩,新建标准化基地不少于3000亩、农业示范园不少于5个。强化质量控制和品牌宣传,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扩大我区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影响力。

二、加快灞河新区建设

抢抓国家重点支持10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以及纺织城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的政策机遇,以纺织城棚户区改造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大土地、规划、资金等支持力度,全面加快老城区核心区改造,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步伐。年内完成堡子村盘道全面改造,启动纺东街、鹿塬街南段拓宽改造工程,做好地铁站点与周边商业综合体的衔接互通。稳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改工作。积极实施东三环、绕城高速沿线城中村改造,年内完成长乐坡村等村庄的整村拆除,实现枣园刘村等4个村整村回迁。加速推进三棉自建村、纺正街两侧棚户区改造,启动六棉自由区等棚户区拆迁工作。配合市上做好五环集团的收购改制,争取完成非经营性资产、社会事务、社区管理等移交接管。加快纺织企业搬迁,确保年内三棉、四棉迁入新厂区。稳步推进旧厂区改造,带动商贸业集聚发展,让老城区焕发新的活力。抓好水岸经济带起步区规划,完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商业设施,启动湿地俱乐部、水上娱乐等项目,打造灞桥经济黄金岸线。

三、稳步推进生态建设

继续坚持生态强区战略,打造西安最富水韵和绿意的美丽城区。以治河、植绿为重点,编制全区生态体系规划、生态景观规划,切实提升生态建设品质。按照市上“八水润西安”的要求,大力推进浐灞渭三河治理,高标准实施浐河右岸绕城高速以南段、灞河右岸纺园八路至蓝田界段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渭河堤顶路建设及林带绿化,基本建成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左岸,力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全面建成对外开放、成功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依托洪庆山、白鹿原,全力落实秦岭北麓生态保护要求,积极实施特色景观林带建设,打造西安城区最美坡地。扎实开展春季绿化工作,提升东三环、绕城高速两侧美化效果,完成陕沪高速、西康二线、二级网化公路两侧绿化。全年新造林5000亩,栽植大树4000株,新建绿化广场8个,新增绿化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5平方米。建立治污减霾工作联防联控机制,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强化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努力建设水清天蓝的宜居城区,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四、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一)坚持规划先行

统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基础设施、城市景观建设,严格规划管理,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切实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品位。启动纺织城核心商贸区、灞河水岸经济带、洪庆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善白鹿原城市公园总体规划、纺织城地区详细规划、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交通路网规划、服务业发展规划,力争西安高新区灞桥生态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浐河生态配套区总体规划、渭河灞桥段综合整治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开工建设陕沪高速洪庆立交、韩森路东延伸段,确保电厂东路、洪阳北路等改扩建工程竣工,加大纺织城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全年改扩建市政道路不少于50公里。全力支持省市重大项目建设, 启动长乐东路沿线综合整治,完成纺织城至临潼轻轨、西临高速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做好地铁三号线、幸福林带、秦汉大道、西禹高速互通式立交等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保障。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加快水电气暖等管网改造,完成天然气第二门站建设,完成灞河水源地、灞河左岸高压线迁改,确保纺新街人行天桥、灞桥科技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东南郊水厂、现代纺织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三)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创新管理机制,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管理,统一指挥协调城市管理工作,抓紧编制重点区域建设导则,塑造灞桥城市特色。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标准化执法,全面推进智慧城区建设。深入开展过境高速公路沿线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建筑物美化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严厉打击城市和农村的违法乱搭乱建行为。严格执法,全面治理建筑工地扬尘和渣土车违规行为。继续做好缓堵保畅工作,完善区域交通规划导示系统,确保纺西街立体停车场建成使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四)加速推进城镇化

按照“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先行、城乡统筹、以民为本”的思路,结合我区山水地势和资源禀赋,加快编制全区城镇化建设规划,重点突破,样板带动,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完善灞桥区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加快王村等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启动3个片区化服务中心项目。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污水排放、垃圾收集等配套设施,基本消除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垃圾积存现象,年内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不少于5个。加快狄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力争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年内完成3万人“农转居”任务。不断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体系,开展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五、切实增强区域发展后劲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坚持把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工作始终,以项目促转型、以项目强支撑、以项目惠民生。强化重点项目领导包抓和责任考核机制,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安排重点在建项目181个,年度计划投资236.2亿元。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强化跟踪服务,推动前期项目快转化,在建项目早投产,努力提高投资强度和效益。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

牢固树立科学招商理念,坚持招大引优、择商选资,提高招商质量。完善项目审批、立项、备案等制度,制定招商项目审查办法,加强入区项目监管,坚决杜绝低品质、不合规项目入区。围绕洪庆新城、红旗南部、渭河南岸、东三环沿线等重点区域,精心策划包装、宣传推介项目,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区投资。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楼宇招商、主题招商,做好企业二次招商,积极参加各类经贸交流活动,力争在现代服务业、城棚改等重点领域有新的突破。强化对入区项目的服务,开通项目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全年实际利用内资不少于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不少于6000万美元。

(三)抓好项目服务保障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就是服务灞桥的未来。规范项目运作,就是保证发展的质量。要保持对土地违法的高压态势,依法清理闲置地块,集约节约用地;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加快土地储备和报批,年内收购、储备土地不少于2000亩,达到招拍挂条件不少于2500亩,出让土地不少于1800亩。建立财政资金项目库,千方百计争取中省市资金;紧抓信贷资金主渠道,全力拓展企业债、短融等直接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强化国家重点支持类融资项目的策划包装,保持适度融资规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执法力量,严厉打击突击加盖、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行为,营造公平、和谐的建设氛围。

六、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一)积极支持开发区建设

深化与国际港务区、灞生态区共建共赢机制,配合做好征地拆迁,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努力形成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发挥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浐灞国际领事馆区外联优势和灞桥区纺织产业优势,加大与中亚地区的联系,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争取成为全市排头兵。

(二)快速推进园区建设

洪庆新城:优化路网结构,完善配套设施,力争田洪正街北延伸段、同心路拓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现代纺织产业园区供热中心投入使用。加强招商引资,提升区域活力,确保入区工业项目早日落地。

灞桥科技工业园区:持续深化与高新区的合作,全力配合西安高新区灞桥生态科技产业园开发,加快园区左岸一号项目建设,确保柳雪路延伸段竣工通车,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上取得重大进展。

现代物流工业园区:完成园区110KV变电站方案设计,开工建设港兴中路港务区段。强化服务,保障已入区项目快速推进。年内引进物流企业不少于2家,力争成为省级县域工业园区。

经济开发区:启动浐河东岸美丽城镇建设,高水平完成规划编制,启动浐河生态配套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改造半引路、浐河堤顶路南延伸段,不断优化红旗南部路网结构。

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工建设旅游南环线、姚沟路,启动白鹿原污水处理厂,确保夏寨都市农业观光园、工厂化食用菌项目建成开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七、突出抓好民生事业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灞桥人民。

(一)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培训与扶持创业就业新办法,努力扩大未就业大学生、新征地农民创业就业面,全年培训劳动力不少于1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4.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不少于9000个、担保发放小额贷款不少于9000万元。加强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政策,让农村群众老有所养。统筹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城市贫困人口专项调查,制定增收举措,从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全力扶持,切实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事业,完成区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全年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站不少于15家。配合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向阳沟廉租房、公租房主体封顶。

(二)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争创市级防震减灾示范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确保3所街道中心幼儿园建成使用;积极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继续落实新农合各项医疗制度,完成区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住院楼配套建设,确保上半年投入使用。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年新建社区信息共享服务点10个、社区文化室5个、文化健身广场8个,开展惠民演出不少于3000场次。深入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工程23处,解决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周边12个村集中供水工程,让群众喝上自来水。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启动东蒋村等5个村的隐患点治理,完成南江村等5个村、49户群众搬迁。加快洪庆山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力争7个村、942户群众早迁新居。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认真组织,加强引导,完善制度,做好第九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三)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强社区维稳、服务功能。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强社区工作的深度和覆盖面。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抓好信访积案化解,拓宽群众诉求渠道,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面推进法治灞桥建设,加大“六五”普法工作力度,建立一厅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惠及更多弱势群体。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构建高效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基”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以农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市场监管,启动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区创建工作,确保群众饮食、用药等消费安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加快改革创新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出台我区简政放权实施意见,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下放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权限,形成权责统一的管理格局。制定财政投资绩效评审制度、征地拆迁成本测算制度、财政资金末端监管制度、建设工程规划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区级机关和街办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执法制度,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

(二)切实改进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机关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反对“四风”,治理文山会海,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加大慵懒散治理力度,对已定事项,坚决执行,一抓到底,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三)严格依法行政

以创建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区为契机,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问题实行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集体决策,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四)坚持廉洁从政

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定出台我区相关规定,加快公车改革,严控公务接待,降低政府运营成本。强化廉政宣传教育,保持警钟长鸣,筑牢思想防线,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灞桥大地充满生机,灞桥人民满怀憧憬。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神聚力、锐意进取,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生态宜居城区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月27日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下一条:区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5日在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 关闭窗口 }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纺一路169号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08157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