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  走进灞桥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办事指南  招商引资  政务中心
 

儿童 老人 军人
妇女 残疾人 外国人
公务员 学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 正文
区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6日在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2010-01-22 15:5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区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与全区人民一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按照本届政府提出的“一年上台阶,三年新跨越,五年呈巨变”的总体目标,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攻坚克难,勇创一流,区域经济逆流而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与2007年相比,均实现了两年翻一番。

——回眸2009,是我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一年

预计到2009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增长15.5%,较2007年净增5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03亿元,增长40.2%,较2007年净增3.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增长39%,较2007年净增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7亿元,增长23.5%,较2007年净增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50元,较2007年分别净增4950元、1980元。

——回眸2009,是我区投资总量迅猛增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的一年

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了以自我投资为主向以招商项目投资为主的转型,呈现出基础设施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全年共实施项目112个,7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7亿元。其中,44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8亿元,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28个前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9个已提前开工建设;配合国家、省市实施的陕沪高速、新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地铁一号线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发展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在争取政策上,将市政府下放纺织城综合发展区相关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基本落实到位。在规划上,完成了灞桥区分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成了灞桥区都市农业发展、白鹿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成了纺织产业园区、能源化工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浐灞河两岸、堡子村转盘出入口、东三环沿线等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编制,制作完成了灞桥区规划建设3D展厅、纺织城综合发展区总体规划模型。在融资上,继续充分发挥金融合作办、基投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强化银政、银企合作,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入区投资兴业,融资总额达到18.8亿元。在土地上,不断强化管理和报批,积极争取用地指标,调整建设用地6026亩,落实建设用地指标5320亩,储备土地3020亩,收购国有土地1182亩,挂牌出让土地5宗、1386亩,全年累计征地1.1万亩。

实体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面对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区出台了10余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措施,成立了区政务服务中心,取消和停止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为20余家企业减免税费600余万元,为7家企业申请了专项资金,为30家企业申报流动资金贷款贴息1179万元,与企业和衷共济、共克时艰。

——回眸2009,是我区产业培育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招商引资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坚持招大商、招实商,迅速壮大我区经济总量。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广开渠道、主动出击,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各省市商会代表团入区考察,组织参加了西洽会、厦洽会以及赴东南沿海等地区的推介活动,区域形象和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引进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共引进项目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引进西安普华等总部经济体6个,实际利用内资40.2亿元,完成比例位居全市区县第二,实际利用外资4300万美元,完成比例位居全市区县第一。

产业培育步伐加快。现代物流业加速起步,延长成品油管道末站项目、东大石油灞桥成品库建成运营,10余家成品油营销公司已注册入区,西咸公路运输综合站、医药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普华·浅水湾、盛恒·御锦城、高科·绿水东城等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高新·枫林西湖香堤、中铁十二局等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60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67%。新型工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五洲钒产品项目开工建设,西安国水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5家。商贸服务业不断壮大,大明宫购物中心、江浩国际商城等项目相继落户我区,西安华南城项目开工建设,福润超市、全都购物广场建成营业,洪庆综合市场等6个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完成。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放大,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一带三园”项目完成投资7800万元,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水安路林果观光产业带全线贯通。旅游业知名度不断提高,白鹿原获批全市首个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成功举办了中国·西安纺织城艺术节、第六届樱桃旅游节,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

——回眸2009,是我区经济板块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承载力迅速提升的一年

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形成了与纺织城综合发展区、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一驾马车、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纺织城综合发展区:纺织产业园区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基本完工;灞河东路、滨兴三路、兴业一路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园区起步区水、电、气、通讯管网等配套设施同步完成;滨兴一路、滨兴二路、浐河东路等修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引进了浙江家居、西安泵阀总厂、永春家居用品研发基地等企业。灞桥科技工业园区:能源化工基地、灞桥滨河生态公园建设进展顺利,总部经济区1号楼已建成入驻,2号楼正在加紧建设,灞科路竣工通车,灞桥大道完成绿化和天然气管道铺设,纺桥路、客运站北路、地铁北路、灞河西路正在加紧施工。北部地区:杏渭路南延伸段建成通车,西滨大道改造正在加紧建设,灞河入渭段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可研报告,西蓝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浐河经济开发区:中国水电三局项目全面启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道路及用地规划方案已完成设计,南北主干路开工建设。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主干路网全面启动,旅游环线沿路景观、道路标识、农家乐改造等方案正在加紧设计。

——回眸2009,是我区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一年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区重点区域实现“八通一平”,全年新开工道路30余条,新建、改造市政道路65公里、交通道路110公里。西临城市快速干道、半引路北段、半坡立交辅道等12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吕段路、金星路等一批交通道路已经建成,东月路、洪阳中路等道路正在加紧施工。城乡配套设施建设快速跟进,洪庆一号开闭所、塘村变电站建成使用,新筑污水处理厂征地拆迁已经完成。城中村改造稳妥实施,枣园刘、草南等5个村已列入市城改计划,新市村4栋安置楼已经竣工,草北村、柴马村安置楼开工建设。世园会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宋围等3个村庄的拆迁工作,拆除面积达17万平方米,浐灞生态区安置楼正在加紧施工。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硬化道路49万平方米,完成19个村电网改造,安装路灯1600余盏,建成文体活动广场4万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向阳沟、杨家沟等3个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7处,解决了4.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城乡环境容貌焕然一新。提升年工作扎实开展,纺南路、纺北路、纺科路等10余条道路街景整治全面完成,改造建筑物外立面10万余平方米,半坡博物馆周边、城市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拆迁8万余平方米。四城联创工作进展顺利,成功创建了市级园林式单位10家、市级园林式居住区11家。继续认真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大绿工程造林7480亩,栽植大树6000余棵,新建绿化广场7个,全年新增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新建道路绿化率达到100%。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完成了6家企业污水治理工程,关停了3家高污染企业,辖区水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标准化执法,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回眸2009,是我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

群众最关心、最贴身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共投入资金1.25亿元,全力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工程,全年就业培训1.4万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80万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230个,新增就业9900余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余人,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对3300余名单亲儿童、70岁以上老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重度残疾人员实施了分类施保,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2876万元。社会养老体系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全力做好纺织城地区企业困难职工解困帮扶工作,促进了企业重组的顺利实施。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家电下乡”活动扎实开展,补贴资金568万元。高度重视城乡居民住房困难,建成6栋小高层廉租住宅楼,为92户农村特困户改造了危房。积极筹措资金,落实了公务员第二批津补贴、教育系统及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公益性岗位人员增资等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医保实现了全省联网,住房公积金配套基本到位。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创新科技工作,全年实施科技项目31项,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第五次考核验收。人力资源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结合我区发展需要,公开招录了一批规划、金融等专业人才。继续实施教育五个百工程,市77中等4所寄宿制学校和区职教实训大楼投入使用,全年合并小学28所。积极实施蛋奶工程,惠及1.3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成立了捐资助学指导中心,为4100余名家庭贫困大中专学生发放助学贷款650余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24个健身广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80余场,区图书馆通过国家三级馆验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人员划转工作,建成了208家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农村新合疗工作扎实推进,共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2724万元。投入648万元,启动了社区卫生公共服务项目,为3.4万余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疾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治。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全员人口信息建库任务,全区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效果显著,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案势头,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全年赴京、赴省、到市零上访,率先在全市实现信访“三无”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切实加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大调解格局已基本形成。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年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与此同时,审计、统计、监察、质监、工商、药监、物价、粮食、人防等部门均能围绕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始终维护区委的核心领导,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全年共办结议案、建议42件,提案158件,一大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经济发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执行力、落实力显著提高。

各位代表,辉煌浸透着汗水,奋斗伴随着艰辛。回眸2009,我们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区委的坚强领导、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是我们战胜困难、抵御风险、胜利前行的力量源泉!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注、关心和支持灞桥繁荣进步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和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追赶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在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方面还需多下功夫,统筹发展、整体推进的任务依然很重。三是主导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经济增长压力依然很大,大产业、大项目引进培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基础设施配套与中心城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生态环境与建设东部新城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还需下大力气解决。六是发展与稳定的矛盾相对突出,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较重。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工作

回眸2009,我们奋力拼搏,成绩喜人;展望2010,我们满怀期待,信心百倍。2010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区建设西安东部新城的加速之年,也是我区实现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从总体来看,经济形势趋稳向好,从我区来看,一是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西安主城区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同时,随着我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完成,土地预储备、招拍挂等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我区开发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将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二是随着纺织城综合发展区规划、土地、建设等市级管理权限的下放,政策优势更加明显,区域开发建设的自主权越来越大,速度会越来越快三是随着纺织城综合发展区、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全面开发建设,四轮驱动优势进一步显现,将为我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四是随着我区连续几年的大投入,大建设,区域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同时,随着大产业、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经济效益将日益显现。因此,全区上下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全部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全部功夫下在抓发展上,把全部本领用在保发展上,自加压力,奋力赶超,与国内先进城区比速度、与兄弟区县比发展,在竞争和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推动灞桥经济社会实现新的飞跃。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以及区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西安东部新城为目标,牢固树立“大灞桥”理念,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加快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步伐,加快城市郊区向主城区转变,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争先进位、跨越发展。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达到139.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性收入增长18%,达到8.2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1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4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达到192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到7878元;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减排量和化学需氧量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按照“做大经济总量,培育主导产业,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争先进位,打造西安东部新城”的要求,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继续保持投资强度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及服务年活动,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主攻项目,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大建设。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招商项目和自建项目两手抓、建设项目与产业项目两促进、续建项目与新建项目两不误,再掀项目建设新高潮。全年共安排区级重点建设项目118个,其中在建项目91个,年计划投资102亿元;前期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149.5亿元;配合中省项目5个,年计划投资17.9亿元。严格实行重点项目督查制度,建立“问题项目”联席会议现场办公制度,强化项目协调服务管理,确保前期项目快启动,在建项目早见效。全力做好西安华南城、陕沪高速、地铁一号线、西康二线、世园会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障工作。

强化项目建设基础保障。不断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完成全区“十二五”规划、全区发展战略规划,加快编制灞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农村公路路网规划。完成浐灞生态区周边以及北部地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纺织产业园区总体性规划。完成东三环、浐灞河两岸、堡子村商圈、新市商圈、十里铺广场商圈、地铁线商业带,以及以能源化工基地为主的洪庆工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力争将西安国际港务区周边、纺织产业园区周边、渭河沿岸、南绕城高速以南等区域纳入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确保东部新城建设科学有序发展。加大建设资金争取力度,围绕国家投资的重点领域,抓好项目策划包装,争取更多项目得到国家、省市支持。继续发挥金融合作办等各类融资平台作用,坚持五资并进,多措并举,积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全年融资不少于15亿元。努力做好土地供应,全力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全年争取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储备土地3000亩,确权滩涂地2000亩,达到招拍挂条件不少于2000亩,挂牌出让不少于1500亩。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二)抓好环境创优,着力打造西安东部新城

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意识,按照生态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要求,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加快西安东部新城建设。

不断加强城乡建设管理。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建设一批提升区域形象、支撑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建设上档升级,按照主城区定位,高标准开工建设30条城乡道路,完成东月路、半引路南段、洪阳中路等道路建设,打通杏渭路、纺建路,全年新建、改造城乡道路不少于100公里。不断扩大市政管网覆盖面积,确保纺织城配水加压站、纺织产业园区供热中心、长乐坡变电站等项目建成使用,完成36个村的电网改造。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加快新筑、狄寨小城镇建设。强力推进十里铺、纺织城、席王、红旗等地区以及世园会、地铁站周边地区的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枣园刘村、五星村、草南村等8个城改项目,完成尉家坡、香王等3个村整村搬迁,建成1个拆迁安置示范社区。积极实施城市容貌提升工程,完成纺东街、纺建路、华清路等12条街区综合整治任务,启动三环半坡立交、灞科路等8条城市主干道及城市绿化广场的点亮工程。稳步推进四城联创工作,创建园林式单位12家,创建园林式居住区10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顿活动,整治规范小餐饮等行业,创建一批放心早餐、放心馒头网点。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今年23个重点村建设,确保2009年度21个重点村通过市上验收。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渣土车野蛮拉运等行为的治理力度,实现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大水系和水资源治理,加快推进灞河灞桥段全流域治理工程、浐河东岸绕城以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渭河城市段生态区项目,实施灞桥滨河生态公园二期、浐河东岸河滨景观建设。加快推进三年大植绿工程进度,全面启动白鹿原北坡绿化。继续开展“万棵大树进灞桥”活动,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65万平方米,栽植大树6000棵,绿化道路8条,新建城市公园1座、绿化广场6个,营造“绿满两原、花映三河”的生态优势,着力打造“森林城区”。切实提升区域污水处理水平,配合做好灞桥、新筑、洪庆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加快西临城市快速干道、灞河东路等道路污水管网及截污退水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加强大气环境及二次扬尘治理,积极实施唐家寨水库周边环境整治、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搞好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

加强服务环境建设。树立“大灞桥”意识,全力支持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建设,借势发展、融合互动、互惠共赢。充分发挥区政务服务中心作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简化办事流程,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吃拿卡要、强揽强卖等行为,坚决依法处理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不断加强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企业的合作,做好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协调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规模扩张。深入开展送服务活动,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给予大力扶持,确保企业落得下、留得住、做得大。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对违法建设、乱搭乱建等行为的治理力度,坚持依法拆迁、文明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严厉打击套取拆迁安置补偿款等不法行为,对主动配合的拆迁户给予奖励,不让老实人吃亏。

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平安灞桥”建设,总结推广“大防控”经验,建立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积极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六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领域,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加强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整治各类安全隐患。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区信访接待大厅,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三)坚持重点突破,全力推进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

按照“一业变多业,旧城变新城,下岗再就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

强化区办融合。充分发挥市级开发区的体制机制优势,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提高运作能力,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共建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强化规划环评、项目建设、财税收入、资金筹措、土地报批等方面融合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努力把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建设成为区办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不断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步伐。加快纺织城地区电力、热力、天然气、自来水、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积极实施棚户区改造,启动三棉、六棉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力支持高速集团机械公司开发建设。加大纺织城文化创意区开发力度,加快纺西街艺术一条街、纺织工业遗迹博物馆、一印艺术区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纺织产业园新区基础设施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完成灞河东岸3公里河堤综合治理,确保灞河东路中段、兴业一路中段、滨兴七路西段等道路建成通车。新启动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西安泵阀总厂、永春家居用品研发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路安特等项目。加快西安纺织集团搬迁改造,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及新型环保产业入驻标准厂房,促使三棉、四棉等纺织企业早日启动外迁,新开工企业项目不少于20个,力争在纺织产业链项目培育及引进上有大突破。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80亿元。

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围绕“人人有技能、就业有援助、创业有平台”的目标,建立健全就业扶持和保障机制。按照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安排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职工和被征地农民就业能力。切实加强就业援助,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和动态援助制度,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全面落实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贷款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继续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力度,重点解决困难职工住房、就医和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

(四)着力抓好园区建设,筑牢发展平台

坚持把园区发展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举全区之力加快园区道路、供水、供热、供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把园区打造成经济发展的重地。灞桥科技工业园区要完成灞桥滨河生态公园湖心岛、酒吧街、乡土博物馆等设施配套,力争灞河西路、公园东路等道路建成通车,确保51正式开园。以延长成品油管道末站项目为依托,启动能源物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引进一批能源物流企业。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30亿元,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开工企业项目不少于10个。浐河经济开发区要加快与浐灞生态区融合发展,带动十里铺地区旧城改造及新城建设。加大洪庆中小企业基地建设力度,尽快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储备回收工作,实现与能源化工基地、纺织产业园区同步发展。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4亿元,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北部地区要重点突破规划瓶颈,加快新筑物流配套产业园项目建设,配合完成西滨大道、纺渭路、草临路西段改造工程,配合做好西禹高速互通式立交等项目的环境保障工作,确保高新·枫林西湖香堤等项目开工,力争区域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38亿元,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不少于2个,新开工企业项目不少于6个。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要全面启动大学城配套服务区建设,完成大学城商业街改造,完成核心区道路、节点景观规划,力争成为西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全年完成投资不少于2亿元。

(五)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按照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的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历史机遇,坚持策划与招商同步、引进项目与引进总部并举,迅速形成大项目突破、小项目聚集的发展态势。加大重点板块、重点领域招商力度,着力引进生产型、税源型、立区型的大产业、大项目。加大跟进力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确保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全年策划包装项目不少于20个,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不少于10个,引进大型总部经济体不少于5个,合同引进资金不少于200亿元,力争投资过百亿元的深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项目早日落户我区。

加快主导产业培育。物流业要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的优势,加快西咸公路运输综合站、图书物流等项目建设,力争再引进3家物流企业。房地产业要加快高科·绿水东城、普华·浅水湾、浐灞新城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柳灞新城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开工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商贸服务业要依托浐灞河沿岸、地铁一号线、东三环周边,着力培育水域经济带和路域经济带。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全力加快东三环经济带、堡子村商圈、新市商圈、地铁线商业带建设,启动江浩国际商城、大明宫购物中心等项目,完成十里铺商贸市场等5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文化旅游业要围绕白鹿原、洪庆山等特色资源,打造具有灞桥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切实抓好旅游景区开发,建成并提升西张坡、水泉子等3个特色农家乐样板村。新型工业要加快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尽快启动通达电器等项目建设,确保矿用自动化设备生产等项目早日建成运营。都市型现代农业要加快推进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建规模化农业观光示范园3个,新增林果面积8000亩。切实抓好百万设施蔬菜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全力抓好民生工程,推进和谐灞桥建设

坚持把改善民生、提高两个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加快民生八大工程,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困难群众、社会事业倾斜,创造条件增加群众财富。

狠抓聚财理财。加强税收监管,严格工程项目管理,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行监测,堵塞税收漏洞。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灵活运用属地征管等税收政策,积极培育总部经济体等新税源,确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机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社会保障、城乡建设等方面的支出需要。不断强化对资金投向的监管,完善投融资管理机制,建立程序合法、制约有效、执行透明的监管机制,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筹建灞桥区科技110综合服务中心。以实施“校安工程”为契机,制定“灞桥区学校建设三年总体规划”。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启动白鹿原小学寄宿制建设工程,完成科技工业园区内学校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确保三棉学校改造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丰富教育内涵,完善职教培训就业体系,做亮职教品牌。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文化活动,新建农家书屋10家、健身广场8个。大力发展公共医疗事业,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建设,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深入推进新农合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巩固计生优质服务区创建成果,认真实施“母亲健康”工程,不断提高人口计生水平。

切实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强区工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努力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高度关注被征地农民生活,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做好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近就地转移能力。全年新增就业800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少于3.9万人。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鼓励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不断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认真做好低保边缘户生活保障工作。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贫困户住房困难。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全面推广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加快区五保供养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全力做好政府机构改革、第六次人口普查、第四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不断提升政府形象

以提高政府效能为目的,不断强化执行力、落实力、战斗力,努力把灞桥建设成为思想更解放、行政行为更规范、行政效率更高的行政区。

解放思想,科学施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理清思路、推进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坚决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传统做法,科学规划、超前谋划、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注民事、解决民忧、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造福祉。

改进作风,务实从政。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志气、勇立潮头的霸气,推动政府工作见成效、进位次、上台阶。不断提高政府落实力,对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不讲条件,限时办结;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说了就要办,定了马上干,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政府战斗力,对目标任务要争分夺秒地抢,有胆有识地闯,千辛万苦地拼,脚踏实地地干。

忠实履职,民主理政。始终坚持区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制度创新,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按照调查研究、专家咨询、集体讨论的程序,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完善效能评议、监督机制,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不作为、乱作为行为。

廉洁自律,从严治政。切实增强执行政治纪律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预防腐败的各项措施,加强监察、审计等行政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财,打牢廉政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从严治理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西安东部新城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区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15日在区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下一条: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14日在灞桥区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 关闭窗口 }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纺一路169号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08157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